【從性價比角度來說,雞肉是最經濟實惠的肉類之一——營養價值高、價格低廉。如果烹飪得當,其口感、風味也不錯。不過,市面上有許多關于雞肉的傳言,讓大家難免擔心“吃錯了雞肉”。以下針對常見的雞肉傳言進行了解析。】
從性價比角度來說,雞肉是最經濟實惠的肉類之一——營養價值高、價格低廉。如果烹飪得當,其口感、風味也不錯。不過,市面上有許多關于雞肉的傳言,讓大家難免擔心“吃錯了雞肉”。以下針對常見的雞肉傳言進行了解析。
傳言1 翅尖不能吃,是打針的地方
解析:首先,如果給雞打針的話,注射的部位會選皮比較松的地方,比如翅膀下面。其次,雞身上打針的部位,就不能吃了嗎?事實上,打針之后藥物會迅速擴散到雞的全身,不會只聚集在打針的地方。
傳言2 雞屁股不能吃,有毒素積累
解析:雞屁股上有兩種腺體,一個是尾脂腺,一個是腔上囊,確實不能吃。不過在商業化屠宰中,它們會被摘除——也就是說,在超市里買的雞肉已經摘除了雞屁股,不用擔心。當然,如果是自己殺雞,雞屁股部分還是丟棄較好。
傳言3 雞頭有毒不能吃,十年雞頭賽砒霜
解析:雞用嘴去啄食物,但食物進了嘴里,先要進到胃腸,經過消化吸收,食物中的成分進入血液,才能夠運送到全身。即使食物中有毒素,也是通過肝臟、腎臟進行代謝,而不會集中積累在雞的頭部。
傳言4 雞雜不能吃,有毒素殘留
解析:通常所說的“雞雜”,是指雞胗(胃)、雞心、雞肝、雞腸以及雞腎。除了雞心,其他部位都會直接接觸食物或者代謝產物中的“有害物質”。所以,這些部位中的“有害物質”含量,可能比雞肉中要高一些。
不過,這個“高一些”是相對于雞肉中的,絕對含量也不會有多高,如果喜歡雞雜的風味和口感,少吃一些是可以的。不過,動物內臟往往含嘌呤較高,建議高尿酸和痛風的人少食。
傳言5 雞40天就出籠,是用了激素
解析:按目前的規模化養殖水平,5—6周出欄是常規。這樣“驚人”的生長速度是養殖技術發展進步的結果。首先,速成雞的品種經過精心的選育,生長速度快、飼料轉化率很高;其次,速成雞所吃的飼料,是按照雞的營養需求來設計的,沒有欠缺,也沒有過剩;第三,養殖環境的溫度、濕度、光照等,都是經過優化最適合雞生長的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速成雞并不需要激素幫助生長。
傳言6 土雞味道更好,也更安全
解析:“土雞”沒有統一的標準,而是品種、飼料、養殖條件均不確定的產物。跟速成雞相比,土雞食物更雜,生長期更長,使得其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更為豐富,因而肉的口感更為“筋道”。此外,核苷酸等呈味物質的積累更多,飼料中的一些風味物質也會轉移到肉中,使得肉的風味比速成雞更濃郁。但這些都跟營養和安全無關,只跟風味、口感有關。